30/09/2013
「佔中」的博弈分析
「佔領中環」是一場博弈,但其倡議者的「假想對手」是誰?答案顯然是中央政府,其他人等雖無辜受到牽連,但現階段仍未成為鬥爭對象。在博弈中,參與者都必須判斷對手可能採用的策略,懂得如何還招,否則只會落得一敗塗地的結局。
「佔中」原本的手段是要癱瘓中環,從而脅逼中央讓步。這種手段公然宣布後,因一直只得到少數人的認同,所以近日倡議者有意迴避「癱瘓」一詞,但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到時暴亂不會發生。這種用侵害港人利益去脅逼中央的手段能否有效?要尋求答案,首先便要分析中央對港人利益的態度。
遭脅逼 不按要求做
先假設中央政府並不關顧港人的利益。若然如此,就算香港變得百業蕭條,中央政府當然也不會作出甚麼讓步。這有如恐怖分子騎劫了一艘南韓的客機,卻要北韓政府釋放某某人等,否則要把飛機炸掉。如此的要脅當然會成為國際笑話,北韓哪會理會?
既然如此,「佔中」的倡議者若是認為自己的策略有效,便必定心中暗暗假設了中央政府不會置港人利益於不顧。這個推論,顯然與他們的反共意識不符,使人奇怪,但這卻是必然的推論。但就算中央極度關注港人的利益,脅逼便有效嗎?
我在4月29日本欄中曾提過《孫子》深刻地指出過:「將有五危……。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其中一危正正是「愛民,可煩也」,亦即將軍若有愛民的心態,容易被敵人掌握弱點,不斷用擾民的方法去刺激其犯錯,所以好的將軍會懂得絕情絕義,不受煩擾。中央政府若一旦在「佔中」的博弈讓步,便會被人看穿,它會被別人的擾民策略所煩,如此一來,怎會不引發更多的以侵害港人利益為基礎的策略陸續而至?中聯辦有大員的文章也指出此點,某報的評論認為這沒有根據,有抹黑「佔中」之嫌。這是未發生的事,哪可能有甚麼實證根據?但世界各國政府都擺明車馬,拒絕與恐怖分子談判,其原因正是與《孫子》兩千多年前的智慧一脈相承。被人成功地脅逼一次,以後的脅逼只會沒完沒了,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針鋒相對,對方要求的不但不能做,甚至要做相反的。不懂這道理的,只能是草包!
脅逼就範 一拍兩散
據此分析,「佔中」這手段不但不會加快香港民主進程的速度,反會拖慢它。我這個結論,其實是主流意見,8月25日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在《亞洲周刊》發表了它有關「佔中」的民意調查報告,其中一條問題是:「佔中」可否令中央政府接納「佔領中環」參加者提出的方案?38%的回應是「一定不會」,37.7%是「多數不會」,而「多數會」或「一定會」加起來才得3.7%。
既然主流民意也懂得脅逼手段不能使中央就範,「佔中」的背後支持者為何仍樂此不疲?一種可能是他們的判斷力很有問題,明顯的事也視而不見。但更可能是,他們不自覺地採用著博弈論中「一拍兩散」(ultimatum game)的策略,這種博弈的原型如此:A與B要決定如何分配100元,規則是A可提出分配方法,若B同意其方法,則可落實;若B不同意,則兩人一分錢都得不到。在此規則下,A有可能提出自己可得99元,B只得一元的方案;若B不答應,則後者連一元也得不到。這種對局是典型的用「一拍兩散」脅逼對方就範的方法,還招的策略是預先宣告:你的提議我絕不會接受,除非你只要一元,我要99元。一方先用脅逼手法,但又無實力支持,只會誘發對方的「逆脅逼」。
上述分析尚有一「漏洞」,會否部分「佔中」背後的大力支持者,哪怕只是極少數的,根本不存爭取普選的希望,他們要的,只是亂港?我不相信有很多這樣的人,但又沒有甚麼理由否定他們的存在。
轉載自晴報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