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22
中東群雄訪華
上任首年民望跌至33%的美國總統拜登,1月6日借國會山莊暴亂一周年之名,在國會發表演講,向上任首年民望雖低,但畢竟也有38%的前總統特朗普發出「戰書」,矢言只要一息尚存都要「捍衛美國,絕不容任何人用匕首抵住民主的咽喉」。
我當天看罷新聞頓感哭笑不得:拜登是不是瘋了,你一個民意支持度跌到谷底的民主黨總統,怎能在兩大黨議政的國會,公然定性共和黨人為「美國的敵人」?你就不怕為了一己之黨爭而引發內戰?怎奈何,此時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突然陷入一場政變危機,權衡之下我在本欄上周的一篇還是寫了《哈薩克斯坦局中局》。
但就在哈薩克斯坦撲滅政變火苗的時候,美國國內對於可能爆發內戰的討論亦一發不可收拾:一如電影《絕不要抬頭》(Don’t Look Up)的情節般,一場巨災正從天而降,儘管政治學者們急得跳腳,坊間媒體的討論亦此起彼伏,但總統、政客們卻仍自顧於政治洞穴裹的黨爭,懶得抬頭。
(網上圖片)
中東揭開新局面
於是到了本周我打算磨墨動筆,「翻叮」美國的內戰危機,然而筆頭飄浮,一字一艱辛。原因是這邊在寫,那邊不待中亞局勢完全穩定,中東又揭開了新局:首先是10至14日,以沙特為首、巴林、科威特、阿曼等海灣4國外長訪華5天;然後在12日,敍利亞和中國代表在大馬士革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同一天,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訪華﹔然後到了14日,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訪華。
在中美關係緊張的當前,海灣國家作為美國的傳統中東盟友訪華,消息雖有爆炸性,且肯定會令拜登政府不快,但畢竟也還談不上是石破天驚。一來拜登與沙特王儲薩勒曼早已交惡,再說美國亦不再依賴中東石油。海灣國家「靠油吃飯」,不來中國談生意更待何時?
敍利亞就更不用說,這個飽受戰亂蹂躪的國家只要得到中國投資基建,民生就可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流離失所的數百萬難民也許就能陸續回家。這不僅對於敍國確是件大好事,可謂「國破十年山河在,一帶一路草木生」。就連接收大批難民的土耳其、歐洲恐怕都樂見其成。
六強訪華史無前例
所以單是這兩件事,倒也還不致令我調轉筆頭。然而就在此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一次過宣布土耳其和伊朗外長訪華,我的耳邊響起一把聲音:「要再權衡呀!美國內戰在歷史上發生過,將來希望也不要發生。可是中東六國外長齊來中國卻是史無前例的事,預示著極可能有大事發生。」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伊朗外長、土耳其外長;網上圖片、IG網頁截圖)
六個分別來自阿拉伯、波斯和突厥的國家,分屬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和什葉派,本是鬥個你死我活的宿敵,卻在5天之內派出了外長訪華,無疑是一次非常高級別的「近距離互動」。再看中國外長王毅,沒有在北京接待,反而是選擇了地處江南的無錫會晤。這個安排既可能是有意淡化中國的主場地位,形成「圓桌會議」氣氛以便共商大事﹔也可能是有意淡化政治色彩,突出一帶一路、電子貿易等商業元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無論怎講,中東伊斯蘭世界不同派系主要國家的外長一同現身中國,反映了某種願意在中國調停下尋求「共存」的政治可能。由於中國與上述各國都保持了合作及對話的關係,的確也有能力擔任各方和解的協調與推動者。
因此我會觀察,中方在與東盟國家處理南海問題上「擱置爭議,共同開放」的原則,會否為全新的中東政治及經濟格局提供借鏡,甚至在未來重新布局中東石油輸出、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問題上,出現類似《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框架性文件。
而這一切都是發生在2月4日北京冬奧開幕式前夕,這天看來不僅是揭開一場體育賽事,也是一個全新亞歐時代的開幕式。在中國、俄羅斯、東盟至中東這個廣泛區域內已經出現一套完整的「大陸自貿區構思」:論能源石油、天然氣一應俱全;要貿易有一帶一路沿線自貿區;要交易貨幣有數碼人民幣;要工業生產有中國,甚至還可能拉動日、韓及新興國家;要安全保障則有中、俄的戰略合作……
(shutterstock)
拜登將被黨爭拖死
也許這才是美國著急的真正原因,除了在烏克蘭問題上高呼「戰鼓已被敲響」,美軍的3個航母艦群和核戰略潛艇,亦在冬奧前夕再度劍指西太平洋。然而這又能怎樣?回到「美國內戰」的問題上,民主、共和兩黨的相互制衡與鬥爭,已經使得這個國家政治決策與行政機構陷入癱瘓。拜登政府也許會在冬奧前後,及美元加息之際,作最後努力把國內政治經濟矛盾轉移至國外,但隨著中期選舉的到來,他必將被國內的黨爭死死拖住,再無餘力兼顧國外。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