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22
安倍時代戛然而止 中日關係仍需磨和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為參院選舉作街頭拉票期間,被前海上自衛隊隊員山上徹也用自製槍械行刺,生命及政治生涯戛然而止。安倍作為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任內不斷提出和推動多項制華戰略,如「印太戰略」、「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等等,意圖拉攏外力,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圍困中國。他的死去因此在中國民間引發複雜的反應,客觀反映了中日兩國關係的現實狀況。
安倍晉三(電視畫面截圖)
北京:「安倍為中日關係作出有益貢獻」
但是,中國政府對安倍的評價卻是周全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六(9日)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個人名義,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唁電,對安倍突遭不幸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聯同夫人彭麗媛向安倍親屬表示慰問。習近平在唁電中表示:「安倍晉三前首相在任期間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進行了努力,作出了有益貢獻。我曾同他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我對他突然去世深感惋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有關中國網民言論時,亦強調「這一突發事件不應同中日關係關聯起來。」他重申:「安倍前首相曾經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作出過貢獻。」北京對安倍評價,反映了中日關係高度的複雜性和敏感度,對兩國關係發展前景的觀察,也就不能只是流於表面。
趙立堅表示安倍之死不應同中日關係關聯起來(資料圖片)
回顧安倍執政期間,中日關係這條船縱然在汪洋之中歷經各種風波,但東京的行為卻是可以預測的:這包括在政治上,雖然安倍政府提出了各種制華構想,但在付諸行動時必以美國馬首是瞻,絕不因為冒進而衝到美國身前;而在經濟上,中日兩國亦沒有因為政治風波而減少合作,安倍本人就曾於2018年10月,實現時隔7年日本首相的首次訪華,以務實態度推動雙邊經貿合作。這亦符合北京「求同存異」,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立場。
「日本有事」不等於「美國有事」
由於安倍的政治和經濟戰略「可以預測」,中日關係在日趨混亂的國際秩序下也就仍處於「可以控制」的狀況。真正難以預料的變數,其實是「美日同盟」的走向。即便是安倍早前發出「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引發中國輿論強烈不滿,但依據其慣於「躲在美國身後」的行事方式,亦不難聽出弦外之音:
在美國加緊干預台海局勢之下,一旦「台灣出事」,駐有美軍基地的日本確實難以脫身。因此,安倍此言實際上也是在試探美國防衛日本的虛實。若然現實是「日本有事」,不等於「美國有事」,則以其外交手腕之老練與圓滑,必主張與北京維持充分迴旋空間以防站錯位置,陷日本於被動處境。
安倍時代的中日關係雖有風波,但可以預測(資料圖片)
日本進入後安倍時代就可能不同了,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在中日關係問題上雖然仍保持務實姿態,但安倍西去群龍無首,主張修改和平憲法的右翼力量又在周日的參議院選舉中大獲全勝,岸田作為剛剛崛起的政治領袖,面對黨內外派閥的騷動,是否具備安倍的老練與定力仍是未知之數,中日關係的發展也就迎來了各種可能。
後安倍時代中日須釋出善意
正因為如此,兩國政府至民間在悼唁安倍之際,能否反省雙邊關係發展道路,並力求釋出善意就變得至關重要。中日兩國早在1972年就實現了邦交正常化,破冰之旅早於中美。而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民間對於日本確曾存有好感。
對於中國民間來說,造成對日本好感減退的原因,一是日本對兩國關係的定位,仍停留在僅僅是把中國塑造成日本龐大海外市場,同時獲取廉價勞工及原料的不現實構想;二是日本仍舊試圖透過美日同盟的冷戰思維,圍堵和壓制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岸田時代的美日同盟關係及中日關係走向出現變數(資料圖片)
回溯日本對華政策,從明治時期的武力割據中國;至軍國主義時期入侵中國半壁江山;至當前試圖透過拉攏列強,採用圍堵及分裂手段削弱中國,可以說在一個多世紀時間內,無論中國處於任何政治制度或歷史階段下,日本實際上皆未展示過真正友好的對華政策,這也就難免令中國民間輿論的不滿情緒上升。
儘管如此,兩年多前有日本親華團體及個人因新冠疫情為中國募捐,並在捐助中國的物資貼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就在中國引起了強烈迴響,顯示兩國民間友誼仍有一道小小的窗口。另一方面,中國既已是區內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中國的網民們在留言時也就有責任維護「禮儀之邦」的名譽。因為不僅僅是日本,其他國家的民眾亦難免會從中國民間的各種言論,判斷中國的崛起會為世界帶來甚麼?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