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2023
找出具潛力運動項目,精準推動產業化
周六那天(10月14日),特區政府在政府總部舉行了「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返港歡迎儀式」,恭賀中國香港隊在杭州亞運奪得歷屆最好的佳績,共贏得8金16銀29銅共53面獎牌,在獎牌榜上名列第十二名,贏過馬來西亞(第十四名)及新加坡(第二十名)等國家;當中有項目取得零的突破,有運動員刷新香港紀錄以至亞洲紀錄,這些都值得喝彩,香港人與有榮焉。
體育「三化」見成效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說,取得這樣的成績,反映特區政府大力投放資源推動體育發展,方向正確。特區政府近年致力推動體育「三化」──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的確取得亮麗成績。中國香港隊先後在多個國際體壇盛事表現卓越,多個項目有力奪冠,之前在東京奧運大放異彩,在疫情陰霾下振奮全城。愈來愈多人認識何詩蓓、張家朗等星級運動員,他們的毅力及堅強意志,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生甚至小童加入不同的體育項目,我認為這種傳承很有意義。
特首李家超恭賀中國香港隊在杭州亞運奪得歷屆最好的佳績。(政府新聞處圖片)
根據今年6月12日的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立法會CB(2)539/2023(05)號文件,下稱「討論文件」),特區政府在2018-2019年度投放在體育運動的預算開支是52億元,來到2023-2024年度增至74億元,增幅達42%,當中約80%即60億元用於普及化,例如舉辦全民運動日及全港運動會、推行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資助學校推動三人籃球及五人足球等「城市運動」。近年多了市民熱愛跑步,每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都有數萬人參加;社交平台充斥朋友的行山相片;我們還不時聽到市民投訴「book唔到場打波」,某程度上也反映市民較以前更重視健康,投入運動。
8.6億元培育精英運動員
精英化方面,行政長官在9月26日會見傳媒時,表示特區政府本年度投放於精英運動員的撥款為8億6000萬元,主要是透過體育學院培訓約1300名精英運動員(當中有500多名全職運動員,包括50多名殘疾運動員),包括課程、訓練、教練、科技及醫療支援,以及運動員薪酬和直接財政資助。此外,特區政府已於2020年向香港運動員基金注資2億5000萬元,增加獎學金支援運動員雙軌發展。我認同必須要讓運動員有安穩收入,生活有保障,才能全身心投入訓練。當有愈來愈多運動員願意全職投入,香港的體育發展才會更好。
體育產業化與盛事化密不可分
至於盛事化更不用多說,特區政府於2004年設立「M」品牌計劃,致力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體育盛事之都,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渣打香港馬拉松、FIVB世界女排聯賽等擦亮了招牌,為香港帶來人流及經濟收益。特區政府在今年4月優化「M」品牌計劃,放寬申請資格、增加活動資助上限等等,相信未來可吸引更多體壇盛事落戶香港。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已成為環球體壇盛事。(AP)
可以說,目前香港的體育「三化」發展已有鞏固基礎,要提升層次,我認同要推動體育產業化。「討論文件」指出,「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2019年的香港體育產業達到390億元,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1.4%;並僱用8萬3000人,佔全港就業人數的2.2%」,若成功推動體育產業化,有望帶動經濟增長。不過,我認為首先要找出有潛力發展成產業的運動項目,精準定位,針對性地推進,而不是泛指任何體育項目。
運動項目帶動產業鏈,引入龐大經濟效益
體育產業化與盛事化某程度上密不可分,適合發展成產業的運動,即是該項運動在本地人才輩出,能帶動大量工種、職位,發展產業鏈,同時有條件舉辦國際級比賽,能吸引大量運動員、從業員以至觀眾來港,帶來冠名、獎金、門票、播映、代言、產品,以至旅遊、酒店、餐飲、購物消費等等龐大經濟效益。
環顧世界體壇,已成功發展成產業的運動有不少,例如英式足球、美式足球、網球、賽車、籃球等等。世界盃、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四大網球公開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等等都是成功例子,每次比賽都星光熠熠,全球矚目,衍生的經濟效益稱得上是天文數字。
高爾夫球具產業化潛質
回說香港,我認為能發展成產業的運動,高爾夫球必是其一。
首先,粉嶺高爾夫球場有百年歷史,是規模及設施達到國際標準的大型比賽場地,自1959年便是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Hong Kong Open)的舉辦場地,後來還有香港女子高爾夫球公開賽(Hong Kong Ladies Open)、沙特阿美石油團體系列賽(Aramco Team Series)等等,這些國際賽事的主辦方會對活動作出投資,並設有獎金,每屆賽事都吸引世界各地的球星球手、團隊、家屬和球迷來港,他們留港期間會帶動酒店、旅遊、餐飲業消費。
粉嶺高爾夫球場有百年歷史,規模及設施達國際標準。(AP)
粉嶺高球場舉辦國際賽,孕育精英球員
第二,粉嶺高爾夫球場是香港高球運動員的主要訓練場地,這些年來孕育不少精英球員,例如剛於3月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World City Championship)封王及於亞運奪金的22歲許龍一、「香港職業第一人」陳芷澄、成功晉身11月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的20歲球手楊曉威,還有剛在亞太青少年高爾夫球錦標賽(Asian Pacific Golf Confederation’s Junior Golf Championship)歷史性奪冠的15歲球手劉弦等等。這些精英球員十分年輕,配合高球產業化發展,前途無可限量。
第三,除了舉辦國際性賽事,高球運動能衍生多元行業、工種及職位,包括球場設計、球場管理與維護、教練與球僮、職業訓練師、球衣設計、球棍設計與修整、高爾夫球車等等,非常適合產業化發展。著名澳洲職業高球明星、綽號「大白鯊」的格雷格.諾曼(Greg Norman),便同時是高爾夫球場設計師及企業家,早於1992年創立了自家服裝品牌,推出高球運動裝及休閒服等等,堪稱典範。
許龍一年僅22歲,在高爾夫球壇前途無限。(AP)
文體旅局缺乏認知
香港擁有珍貴的高球資源,包括世界級一流場地、優秀的高球手及舉辦高球賽事的豐富經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卻沒有著力推動高球產業化。「討論文件」對於體育產業化並無深入討論,只空泛地提及支持職業聯賽、支持培訓教練、優化「M」品牌計劃、啟德體育園即將落成等等,卻沒針對個別運動項目分析,反映文體旅局對何謂體育產業化缺乏認知,遑論有效規劃。看來香港要成功推動體育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