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22
《經濟不停學》通脹有好壞,你要知點解?
全球主經濟體的通脹持續高企,令到各國央行開始逐步結束新冠疫情以來的貨幣寬鬆政策。目前在七大工業國(G7)之中,以美國3月份通脹率達到8.5%最高,德國4月份通脹率為7.4%(整體歐元區通脹率為7.5%),此外,英國3月份通脹率7%,加拿大為6.7%,新西蘭及澳洲首季通脹率則分別為6.9%及5.1%,日本只有0.8%。
(Shutterstock圖片)
根據已故著名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定義,「通脹」乃貨幣現象。佛利民是貨幣主義經濟學派的主要提倡者,他認為通貨膨脹與貨幣供給有密切且穩定的關係,他提出通貨膨脹在根本上源自於貨幣供應量的主張。「通貨」就是「貨幣」,亦當貨幣供應量遠比商品供應量大時,物價就會上升,這時消費者就需要較多的貨幣才可換取之前同等數量的商品,換言之,這造成貨幣購買力下降。
通貨膨脹可分為三類:
1) 需求拉動型通脹(Demand-Pull Inflation)
2) 成本推動型通脹(Cost-Push Inflation)
3) 內建型通脹(Build-In Inflation)
需求拉動型通脹—因為市場對商品及服務的需求超過了產量,從而推高了物價。例如以萬計的歌迷去搶購數千張演唱會門票,就很可能造成所謂黃牛黨的出現。又例如中英簽署的聯合聲明中的土地政策,限制了香港的土地供應,令私樓持續供不應求,1997年回歸前就出現「白手套黨」,一些投機份子排隊拿籌,然後以數千至數萬元賣給有意買樓的人士,從中取利。由於價格的上升是有需求支持,故需求拉動型通脹一般被視為好的通脹。
成本推動型通脹—當企業生產成本上漲至無法承受的水平,並令盈利受損,必須提高售價時,所謂貴買貴賣,上漲的成本就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如近年油價的大升,就是因為全球央行快速減息至接近零甚至是零以下,以及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製造了大量游資。然而,疫情底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導致大量熱錢投機性流入原油市場,推高了油價,加上供應鏈受阻,令商品供應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刺激整體物價上升。
內建型通脹—這與消費者對通脹前景的預期相關。當消費者預期未來的商品售價將會上升時,為免購買相關商品成本增加,就會選擇在現時買入,這就間接造成自我實現。工人若認為未來的生活成本會增加,工會就會要求加薪,否則就會採取罷工行動,假如雇主接受工人加薪的要求,生產成本就會上升,屆時就有可能提高產品售價去填補額外的支出。這亦是目前聯儲局擔心,美國可能出現薪酬價格螺旋,即引發第二階段的物價上升。
衡量通脹高低,多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按年變動去判斷,但不同的經濟體會根據自身的經濟結構,將不同的商品納入CPI,比重亦不盡相同。另外,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亦是判斷通脹的數據,這個數據較CPI更具前瞻性。介乎兩者之間的批發物價指數(WPI)亦是常用的通脹衡量指標。不過,以美國為例,消費者信心指數是唯一只通過訪問調查、沒有數據基礎,但極其重要的指標。
撰文:經濟通資深市場分析師 鄭廣復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