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2021
拜登新政能走多遠?
拜登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而且民主黨同時拿下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這是民主黨罕見的一次橫掃型選舉勝利,也激起了人們對拜登政府的期望,甚至有人重提「新新政」,比照羅斯福上任後推出的新政。
筆者認為,短期拜登新官上任三把火,真的能做出一些值得稱道的事情來。之後限於能力和黨內外掣肘,政策效率可能明顯下滑。
的確,挾民主黨連中三元之勢,拜登上任後有能力較快地推出一些爭議不大的措施,如在國會熙攘多時的災情救援計劃,可以進入快車道,一份接近1.9萬億美元的大救援計劃在上任未久落實。除了救援計劃,相信拜登在抗疫上也會很快拿出一套與特朗普政府不截然同的做法,聯邦政府將重拾抗疫主導地位。
拜登上任後的前一百天,相信他的聚焦點會放在抗擊病毒和穩定經濟上。這是美國所面臨的頭等大事,也是他競選活動中所承諾的,同時在國會推進的阻力較小。
入主白宮後拜登必須立刻著手處理的棘手難題是美國當下的社會撕裂。這場大選以及選舉後圍繞選舉結果有效性的攻防,給美國社會帶來了空前的社會分裂,甚至導致國會山的流血衝突,並構成對美國憲政基礎的威脅。拜登就職後,必須釋出善意,試圖重新團結全體美國人。筆者認為,拜登入主白宮後的三把火就燒在疫情、經濟和社會撕裂,其他議題暫時向後靠。
這之後他有沒有能力繼續作為,將競選中的其他承諾一一兌現,甚至超額兌現呢?比較難。
拜登從頭到尾是一位弱勢領袖。他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是因為黨內大佬需要製止左翼極端勢力如桑德斯、沃倫上位,實屬矮子裏面拔出來的將軍。他與特朗普的選舉,其實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與反對者的對決,他不過代表反對方,並無鐵票。如果不是特朗普在處理疫情和黑命貴問題上出現嚴重失誤,恐怕白宮的大門不會向他打開。
民主黨內部拜登代表溫和派,但是對於黨內左翼勢力他是不敢得罪的,因為民主黨在國會的多數優勢薄如一張紙,一票不能少。對於黨內大佬、國會領袖,他更是一個也不敢怠慢的,是所謂眾口難調。
去年12月共和黨國會議員在支持特朗普上顯得相當團結,只是特朗普實在太倒行逆施了,開始危及議員們未來的選票,支持者襲擊國會成為壓垮共和黨團結的最後一個稻草。這為拜登打破國會民主共和兩黨黨爭提供了楔入點,他執政初期也需要平衡一下反對黨的情緒,「凝聚整個美國」。筆者相信雖然拜登不是跛腳鴨,他在處理政策上還是會小心處理各方面的意見和利益,不主動打破平衡。
拜登內閣主要候選官員,大多數來自奧巴馬政府,新瓶裝舊酒的色彩極其濃厚。在此基礎之上,他加入了自己的進步主義色彩和多元化理念。但是奧巴馬醫保等富有爭議性的議題,相信他在第一任是不會觸碰的。估計拜登第一任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傾注更多的精力,但是這些政策所遭遇到的阻力預計較大,推進會很吃力。
拜登團隊打算在上任後第二個月宣布第二階段經濟計劃。除了基建項目,最大的看點是加稅。民主黨的進步主義理念的核心訴求之一是縮小貧富差距,通過稅收對財富進行二次分配。筆者認為加稅是拜登內閣的一個終極目標,但是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以及國會的權力結構中,大幅度加稅難度很大,處理失當甚至可能打擊新政府的威信。加稅針對對像是巨型企業、超富人群、科技公司、石油公司等,不過這場仗不好打。
將耶倫擺在財政部長的位置,相信是想利用她在聯儲的人脈和對聯儲運作的認識,方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溝通,為更大的財政赤字鋪路。不過耶倫的最大掣肘不是貨幣當局,而是立法當局。除非遭遇強勁的持續的通貨膨脹,估計鮑威爾領導的聯邦儲備局會積極配合財政擴張政策。反而民主黨僅擁有最小議席優勢的國會,可能限制行政當局的開支步伐。
目前美國的狀態令拜登必須要全身心處理疫情和經濟,但是如果民主黨無法在兩年後的中期選舉維持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之後再推大動作就比較困難。克林頓和奧巴馬都曾經有過國會優勢,但是因為試圖說服共和黨人,在當選的前兩年步子邁得不夠大,可是在中期選舉中失去兩院的優勢,之後的政策效率明顯下降。筆者認為拜登也可能走同樣的路。
外交政策並非拜登早期的工作重點,不過需要擺出一個有別於前任的姿態。拜登的外交聚焦點有兩個,一個是重新團結盟國,重建國際秩序,另一個是美中關係。糾正特朗普對盟國的極端做法是需要的,但是美國的相對經濟實力已經大幅下降了,歐洲推行歐洲一體化、走自己的路,恐怕一時間也不會改變。
美中關係能否走出特朗普時期的僵局,極其引人關注。拜登政府在行事上會一改上屆政府極端施壓的特點,但是對華戰略應該不會有變。美國對華政策的三位核心人物布林肯、蘇利南、坎貝爾全部來自奧巴馬政府,是當年重回亞洲戰略始作俑者,與TPP也淵源極深。拜登的對華政策會延續奧馬巴的遏制思路,並無意放棄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談判上已得到的好處。不過新內閣估計不介意對話,為雙邊關係再設基調,這個對於外界來看可能是值得欣慰的跡象。但是,在上任初期的平靜過後,兩國關係可能出現新的緊張局勢,民主黨推崇的民主、人權、互聯網自由也可能成為新的議題。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關係不會因為白宮易主而出現根本改變,打法上會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筆者預期拜登政府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燒得比較旺,之後的政策推出就逐漸失去動能。拜登新政和羅斯福新政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本文原載於財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