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0/08/2021

「專精特新」,產業政策有變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追求完備的產業鏈,補齊先進製造業中的短板,成為中國產業政策的聚焦點。

 

  最近劉鶴副總理在一次科技論壇上發表了《專精特新 成就未來》的主題演說。筆者認為,這次講話值得特別注意,他指出「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這將科技創新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美糾紛的重心正在從貿易戰轉向科技戰,美國在對華輸出科技產品上的打壓,令中國領導人突然意識到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重要性。在先進製造業領域產業鏈缺少一環,就隨時可能被逼宮。

 

  曾被視為中國5G驕傲的華為,被美國限制芯片輸入後,海外手機市場迅速坍塌。痛定思痛,填補產業鏈短板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產業政策的重要部分。

 

(iStock)

 

  「專精特新」,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8月就第一次提出來了,一場疫情拖慢了推進的步伐,但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全方位打壓卻愈演愈烈。中國領導人重新規劃了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必須要走的路,這是中國實現先進製造業路程中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對科學技術重復研發、進口替代,不符合經濟學效率原則,不過如果這是對方強加過來的,中國也沒有其他選擇。當此被提升到「生存問題」的時候,可以想像未來的資源傾斜和政策傾斜。

 

  「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突破。這是國家尋求突破的地方,政府會用內需市場來培植本國製造業的尖子。這個尖子未必是全能冠軍,卻在個別領域、個別產品上能夠做到「專精特新」,是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

 

  筆者相信這是國家在先進製造業的產業政策上的一次思路轉變,對於未來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更高的維度來看此政策變化,就是增長模式在發生微妙的改變。過去十幾年中國在大力發展服務業,走的是美國的盎格魯薩克森模式,注重服務業、金融業。美國服務業在GDP的佔比在各大經濟體中是最高的。如果將政策和資源的聚焦點轉向產業鏈補短板、填空白,那麼中國的服務業擴張速度可能會慢一些,監管也陸續來,資本也無法像過去那麼坐大。未來製造業在經濟中的佔比也許更像德國。

 

  自主創新的撬點在哪裏?在內需市場。完備的產業鏈,離不開科技,也離不開市場。科技研發必須依靠足夠的市場容量和企業利潤,才能實現迭代,不斷進步。中國對科技產品、資本產品的需求高踞世界第一,過去主要依賴進口。為了補齊產業鏈短板,筆者相信資源和政策在未來會在某種程度上轉向國內企業,一改拿來主義風氣,進口替代成為新的時尚。

 

  不再全面依賴海外產業鏈,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幾乎所有其他大國。這是新冠疫情帶來的一個副作用,人們突然發現產業鏈其實很脆弱,供應既不穩定也不安全。筆者一直強調戰後興起的全球化趨勢已經被逆轉,疫情期間產業鏈一次又一次的崩盤加快了生產的重新布局。中國試圖擺脫對海外供應的依賴,走得更遠、更急,這與中美兩國交惡有著直接關係。

 

  中國的產業政策,正在悄然轉變中,未來的科技之路主要靠自己。這對中國的發展之路關係重大,也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個新主題。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