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8-09-12 08:00:00

退休人士:「時分服務,助人自助。」

  「退休後做義工,覺得付出比較開心,要接受其他人的幫助好像有點難為情。但現在用做義工累積的『時分』換取服務,心態上的確改變,願意接受別人幫助。」退休公務員許先生說。

 

 

  香港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社區及康健部經理柯明蕙表示,一般長者不想依靠別人,怕成為負擔,就算是社工鼓勵一些有需要的長者接受社會服務,他們都會推卻,並說將服務名額留給其他更需要的長者。再者,香港的社區照顧服務不足夠,長者對居家安老的信心不大,而長者亦願意持續去參與及貢獻社會。

 

時間銀行 + 社區經濟 + 老有所為 =「織福計劃」

 

  因此,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的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及地區長者團體合作,在2016年中籌辦「#織福計劃」,以「時間銀行」、「社區經濟」及「老有所為」作為計劃藍本,讓長者發揮助人自助精神,扭轉傳統受助者的角色,參與計劃的長者透過提供不同社區照顧服務累積「時分」,例如:陪診、探訪、電話慰問、家居清潔及維修,時分計算方法是1分鐘1時分,長者在有需要時以儲蓄的「時分」換取其他服務、實物、培訓或康樂活動等。根據聖公會在4/2017 至 6/2018期間的統計,約190個長者提供1037小時的服務,以最低工資計算,創造的社區經濟價值多達三萬五千多元。

 

善用長者退休前的專業  助人自助

 

  許先生與曾是護士的太太參與了計劃並提供陪診及探訪等服務,每人儲蓄了1千多分。太太指,探訪其他病患長者時,可以善用退休前的專長,作為護士對藥物認識比較多,同時容易理解長者病況,體恤他們的憂慮與無助。許先生日前使用時分換取家居維修服務,參與計劃的退休維修師傅去了許先生的家中維修地板,許先生期望從維修師傅學習新技能及維修技巧,建立自信,日後可以協助其他長者。

 

許太太笑說:「將來叫別人推輪椅,推我們。」

 

  許先生與許太太覺得「織福計劃」的理念很好,長者在社區互相照顧,令長者願意提供及接受服務,積極參與社區,同時減少對政府依賴。他們期望在年輕時儲蓄時分,老來使用時分換取其他人的支援。

 

轉載自《社聯頻道》

 

Source: HKCSS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