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2016
虛耗政治爭拗 港人難翻身
文章見報之時,立法會換屆選舉已塵埃落定。是次大選令筆者認為,香港過去30年來都未試過像今天般,政治、經濟和民生三者如此息息相關。而香港的長遠發展是成是敗,將完全取決於港人未來五年能否平衡三者,客觀、冷靜、全觀、以事論事地作出明智的抉擇,為經濟增長助燃,為改善民生提供資源;否則,若我們繼續像這次選舉中部分政客般,只聚焦政治攻訐和無目的謾罵,仍逗留於意識形態之爭,仍不理是非黑白,總之逢提議必反對,香港繼續原地踏步,那麼很快就會變得無關痛癢,被區中其他城市取代—例如一河之隔在我們看不起、「白鴿眼」下高速成長的深圳。
香港再經不起政治爭拗的虛耗,經濟民生就如夕陽一樣,邁向黑暗。(資料圖片)
事實上,香港近年早已兵敗如山倒。比較港深兩城的GDP(以港元計算),深圳在過去20年增長了20倍,年均增長16%;而香港在同期則增長了一倍不到,年均增長3%。所以,在回歸之前,深圳的經濟體只等於香港的不足8%,但到去年已達香港的86%一若人民幣並不是在過去兩年顯著貶值,深圳極可能已在去年「爬香港頭」。
停步不前 被鄰近城市超越
若過去20年兩城已差天共地,展望未來又會如何?根據國際企業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中國若能成功由投資主導(investment-led)轉型為生產力驅動(productivity-driven)的經濟,將可為中國在未來15年創造額外5萬億美元的家庭收入,並在期內額外提高人均GDP 1.1萬美元。若與亞洲同儕比較,這等於把中國的人均經濟水平由今天等於南韓的25%,到2030年提升至55%。這亦等於香港今天人均GDP的74%!
而毫無疑問,在上述的經濟轉型中,深圳作為全國的創新科技的領先城市,正擔當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事實上,中國的四大科技巨頭BATH: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和華為(Huawei),其他位已儼然可比美國的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和Google。而中國的BATH在深圳都設有辦公室,甚至總部,深圳因此迎來結構性發展機遇之大,可想而知。相反,雖然香港人今天都在用阿里巴巴的淘寶、用騰訊的微訊、也愈來愈多人轉用華為的手機,但中環貴為香港的核心商業區,卻沒有這些科技企業的身影。
故此,筆者對於深圳新會展中心一期幾天前誕生新的360億元全國商業地王,絕對不感到意外。相比之下,香港近七個財政年度最高金額的地王是何文田住宅地,成交價117億一深圳地王足足是此三倍有多﹗而且,以深圳受惠於高科技及創新行業的帶動,未來的收入水平一定大有增長空間,並勢必拋離香港,屆時甚至出現「深圳樓貴過香港樓」也絕不稀奇﹗
政客拉布 經濟發展陷泥沼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不知進取而停頓。事實上,近日連在東歐的波蘭,也趁著英國脫歐的時機,積極地給予誘因,搶走英國的企業和商機!如果連波蘭都有此大志,隔著整個歐洲大陸加上英倫海峽,都要歡迎由英國流走的機遇;相反,香港雖然背靠高速增長的祖國,近水樓台卻置明月不理,回顧今天的發展停滯,除了一句「求仁得仁」實在無話可說。事實上,就連近日與中國就興建核電廠問題有爭議的英國,英揆文翠珊亦已飛往杭州與習近平主席會面,重申依重視兩國關係,相信也是有實際需要靠中國力量抵禦英國脫歐帶來的經濟震盪。
同理推之,曾經是香港人眼中的不足為懼如深圳、橫琴、澳門、前海等,以他們的發展潛質,若給予誘因,定能搶走香港手中的客源和機遇!而觀乎G20會議都選址杭州,不只是鄰區小城,似乎整個競技場,就只有香港裹足不前!久而久之,我們讀書最多的八、九十後年輕一代,只能夠跟隨這些流走的機遇而出走他方發展,做了前海人、澳門人、珠海人,掏空香港。
諷刺的是,若說深圳的高速增長源自高新科技,但其實香港這方面的潛質一點也不差:本港的大學在亞洲甚至全球都名列前茅,亦有不少揚名國際的發明和專利。只不過,我們因為各種的失誤,致令大量寶貴的機遇白白流走。例如起源於香港科大、全球市佔率七成的無人機企業大疆,便選擇到深圳發展;早前Google希望在港設立亞洲數據中心總部,卻因香港沒有合適及可支持擴充的土地,轉到新加坡和台灣。更不用說本屆政府上任時便想成立的創科局,結果還是給政客拉布,遭延遲三年。
新興產業,香港無參與,連傳統產業我們都在不斷流失機遇!以旅遊業為例,香港的酒店房間供應十年如一日,一橋之隔的澳門卻將在未來六年翻上一番,追上香港的7萬間!撇開銀河度假區的幾間國際級酒店,單是下周二開幕的澳門巴黎人,便有3,000個房間!大橋另一端的珠海,還有近5,000個房間的長隆海洋王國!至於觀乎近半年本港的甲級寫字樓市場的租金升幅和不斷尋底的中環商廈空置率,可以想像我們在這個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的過程中,輸了多少國際或亞洲總部給新加坡的濱海灣金融區。
聚焦民生 把握發展新機遇
今天人人都把「公義」掛在嘴邊,而若這個世界真有公義,收穫和付出應成正比的話,那麼以香港的長期「動口不動手」、只重口號、不付出努力、發展停滯,相比我們的競爭對手的雄心勃勃、不浪費光陰空談,反而積極落實利民政策,如中國在未來4年要幫5,000萬農民脫貧,亞洲大把城市的成就理應要比香港好上幾倍!情況就好比,當別人雖然四面陸圍(landlocked),卻千辛萬苦、山長水遠地出海打魚;香港則在家門前就有一個海產豐腴的池塘,但我們就連織網去撈也懶得去做—就正如我們的政客和傳媒,對國家「一帶一路」極力冷嘲熱諷,對箇中機遇視而不見!
時間不會等人。筆者真的深切盼望,我們剛當選的議員,能夠明白無論是何種政治制度,講到底要有利民生,還是需要上流動力、需要充足資源支援老弱傷殘。而這一切單靠道德高地和堅持無謂的意識形態,是不會做得到的。香港急切需要重新聚焦在真正關係到我們老、中、青三代褔祉的事。否則,隨著香港的重要性在發展停滯下,逐漸變得無關痛癢。有一天,我們會見到連香港的市區樓,都與深圳有折讓;恐怕屆時,就會好像多年前外國人以為「香港?是日本的那個香港嗎?」一樣,會問「你是來自深圳的那個香港嗎?」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