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2023
銀債不夠分,買二手iBond湊夠
各位老友記,上期我在本欄的標題是《不期望銀債分多過20萬》,因為我的估算是每人18萬左右。但結果,每人竟然可以分到22萬,少部分更可分多1萬,即總數23萬(去年大部分是20萬,少部分21萬)。
我之所以估算今年會分得比去年少,因為今年的認購人數創了新高,總共有32.3萬人認購,而認購額也創了717億新高。但我之所以跌眼鏡,主要是總認購額不是增加太多(去年是624億),但發行額就增加了100億,由去年的450億,增至今年的550億。因此,今年可以分多兩萬。
但正如我不斷重申,即使今年可分22-23萬,仍然是太少。我的目標是每人每年至少分到50萬才足夠。然後,年期可以增加至5年,那就差不多了。有關的論述,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寫過,今次不贅了。
我今次反而想提一下各位老友記,如果你認為銀債仍然分得太少,手上仍有餘錢,除了造定期之外,其實也可以在二手市場掃入iBond(中文全名是通脹掛勾債券),又或者去年發行的零售綠債(全名綠色債券)。
首先,大家要知道,銀債不設二手市場的,要套現就只有售回予政府,但想買「二手貨」就沒有途徑。相反,iBond和綠債是有二手市場的,而且都是在港交所掛牌,等於買股票一樣,其實十分方便。
現時在港交所掛牌買賣的iBond有兩隻,一隻是2021年發行的,因為是3年期,所以2024年6月便到期,編號4246。這隻iBond昨日收報97.3;另一隻是2020年發行的,也因為是3年期,所以今年11月便到期,編號4239,昨日收報99.3。
有人可能會問,這個97.3或99.3的報價怎樣理解。這其實是一個百分比,不是金額。iBond每手1萬元(面值),如果是97.3的報價,就等於投資者只須以9,730元,便買到價值1萬元的債券!
大家可以想像,如果到期時政府不違約,可以全數歸還本金,那麼,投資者就已經賺了當中的價差,等於股票一樣。這還不止,因為4246還有兩次派息(保證息率兩厘),我計算了一下,以97.3買入,到期回報(Yield To Maturity)仍有4.85厘左右,絕對不比銀債差呢(要注意,如果新投資者持有不足半年就收息,雖然他可以收足半年利息,但交收時是要先支付上手投資者應得的利息,假設成交時剛好距離上次派息3個月的話,那就要退回一半的利息予上手投資者)!
另一隻iBond 4239, 由於還有3個月就到期,也只餘一次派息(半年派息一次),因此,現時的報價99.3已經十分接近債券的價值,即是沒有太大的價差,而總回報也不算吸引。
至於綠債(04252)則不同,它是去年5月發行的,年期同樣是3年,即是要到2025年5月才到期,到目前為止只派了兩次利息,還有4次派息。而且,保證息率是2.5厘!以昨日的收市價96.15計,到期回報也有約4.5厘!
這兩隻二手債絕對是大家在銀債之餘的選擇,唯一要注意的是,這兩隻債券的交投不算活躍,不像大藍籌一樣,一落盤就可以全數買到呢!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