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袖投資峰會 | 滙控艾橋智:亞洲多國出現「加一」機遇,產生良性循環
19/11/2024
滙控(00005)行政總裁艾橋智在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在過去40年,中國人均GDP由250美元大幅增長至12500美元,而在過去的10到15年裏,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中心,而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的財富增長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家之一。
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Nelson攝)
他提及,近年企業推進「中國加一」策略的現象,已演變為在亞洲多個地方都出現「加一」情況,例如印尼及泰國等地,在亞洲地區,從推展「加一」策略中能捕捉很多好處,這種在亞洲建立起來的「加一」機會產生了一種實質性的利益和良性循環。
他提及,滙豐21萬名員工有60%是駐亞洲地區,在香港有約3萬人,在內地有約3萬人,在印度有約4.5萬人,在東盟有2萬人,在亞洲區面對很多挑戰,包括相關區域高度依賴美元和美元利率,對於那些浮動貨幣的經濟體來說,高美元利率對貨幣施加了壓力,一旦貨幣受到壓力,外商直接投資和其他金融投資也會受到壓力,而對於那些掛勾貨幣的經濟體來說,高美元利率意味著高資金成本,從而在經濟上產生了一定的制約,這特別是香港面對高息環境和緩慢經濟背景的情況,這顯然加劇了亞洲區面臨的周期性模式。
「中國加一」是一種商業戰略,即避免只在中國投資,並將業務多元化到其他國家,或將投資引導到其他有前景的發展中經濟體的製造業,如印度、泰國、土耳其或越南。
渣打溫拓思:東盟機遇巨大,不同意「全球化已死」
渣打集團(02888)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在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東盟存在龐大機遇,整個地區擁有大量資源,而集團最大的貿易走廊則位於中國與東盟之間,而且它將繼續快速增長。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Nelson攝)
他指出,新加坡和香港喜歡假裝不互相競爭,但他認為競爭是好事,希望香港和新加坡繁榮發展,又指出新加坡和香港之間的共同點多於不同點。
他批評指,「全球化已死」等言論為「垃圾(that's just simply rubbish)」,全球化正一如既往地強勁。它只是出現在不同的地方,相關貿易量正在增加,而部分國家向另一個國家徵收60%關稅並不會改變全球貿易的整體水平。
高盛蘇德巍:內需市場復甦才能吸引資金重返中國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德巍(David Solomon)在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表示,環球投資者在投資中國方面仍持觀望態度,但外資樂見中國表明會持續開放資本市場及實施經濟轉型,有助提高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但要持續看到資金重返中國市場,必須看到本土消費市場復甦。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德巍(David Solomon)(Nelson攝)
高盛蘇德巍:併購活動較過去10年平均值低近15%
蘇德巍認為,美企在疫情期間財政狀況轉差,增加融資難度,同時俄烏戰爭、通脹等因素令資本市場活動放慢,併購活動較過去10年平均值低近15%。不過,他預期美國新政府上任後,明年的融資及併購活動將強勁,股票活動亦會回升。
大摩皮克:只要信心恢復,資金便會開始流動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皮克(Ted Pick)亦表示,必須看到中國消費者信心改善,經濟有復甦跡象,才能重建外資的信心,只要信心恢復,資金便會開始流動。
他又認為,內地需要一段時間對抗通縮,財政刺激亦需時見效,內地有30%可支配收入屬於家庭儲蓄,認同提振市場信心至為重要。
花旗范潔恩:憂關稅及梲制改變令美國引發再通脹
對於美國大選結果,花旗集團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在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是次美國大選短時間內有結果,市場可盡快作出應對,她認為特朗普有意逐步放寬監管,又指不少銀行包括該行,幾乎在一夜之間看到併購及IPO管道出現巨大增長。
花旗集團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Nelson攝)
她又指,美國總統換屆將迎來多項不明朗因素,包括關稅,相信措施不會令貿易停頓,但會引發大規模市場轉變,而稅制亦可能面臨改變,最終引發美國再通脹。
范潔恩提及,不少行業中的監管變得相當官僚化,而目前看到相關監管得到放鬆,儘管關稅少不免對部分地區產生影響,但基本面較政策產生的影響要深遠得多,強調措施不會令貿易停頓,惟正在發生變化。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