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集團於2017年5月由中國光大國際(00257)分拆上市,主要於中國從事以下業務: (1)生物質綜合利用:利用生物質原材料發電及供熱,生物質原材料分為黃稈和灰稈,黃稈主要為農業廢棄 物(如麥稈、稻稈、玉米稈、稻殼、花生殼等),灰稈主要為林業廢棄物(如樹枝、樹皮及其他生產木 材廢料等),當中集團會將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與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融為一體建設,統籌處理農林廢棄 物及農村生活垃圾; (2)危廢及固廢處置:一般工業固廢、危險廢棄物、病死動物等廢棄物的安全處置和綜合利用,所採用的處 置方式包括焚燒、填埋、物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等; (3)環境修復:涵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污染農田修復、礦山及填埋場生態修復、工業廢氣治理、油泥綜合 治理、河湖底泥及工業污泥治理、濕地公園建設和運營、環保管家服務及填埋場防滲工程等; (4)光伏發電及風電:建造、管理及運營光伏發電項目及風電項目,並將電力售予地方電網公司。 |
業績表現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7﹒8%至74﹒17億元,股東應佔虧損收窄18﹒9%至3﹒02億元。 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5﹒2%至15﹒95億元,毛利率上升0﹒6個百分點至21﹒5%; (二)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建造及運營:營業額下降43﹒8%至57﹒84億元,佔總營業額78%,分部 溢利增加12﹒3%至18﹒58億元。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共擁有52個生物質綜合利 用項目,涉及總投資人民幣185﹒82億元,總設計發電裝機容量達1511兆瓦,生物質總設計處 理能力達每年814萬噸,生活垃圾總設計處理能力達每日11﹐610噸; (三)危廢及固廢處置項目建造及運營:營業額下降35%至11﹒8億元,佔總營業額19﹒4%,業績盈 為虧,錄得分部虧損4﹒28億元。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共擁有51個危廢及固廢處置項 目,涉及總投資人民幣116﹒58億元,總設計處理能力達每年246﹒6萬噸; (四)環境修復項目運營:營業額增長53﹒9%至2﹒43億元,分部溢利增加2﹒7倍至2996萬元。 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執行中的環境修復項目共17個,涉及總合同金額為人民幣7﹒08 億元;另有1個項目處於籌建階段,涉及總合同金額人民幣7800萬元; (五)光伏發電及風電項目運營:營業額增加15%至2﹒1億元,分部溢利上升9﹒1%至1﹒88億元。 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21個運營和建成完工的光伏發電項目以及2個運營的風電項目 ,涉及總投資額人民幣14﹒5億元,總設計發電裝機容量為151﹒05兆瓦; (六)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共持有授權專利210項,包括發明專利40項及實用新型專利 170項,以及軟件著作權5項; (七)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為23﹒79億元,貸款總額為249﹒11億 元。流動比率為1﹒12倍(2022年12月31日:1﹒37倍),資產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 資產)為68﹒92%(2022年12月31日:65﹒44%)。 |
公司事件簿2024 | 2020 |
- 2020年9月,集團向南京六合茉莉綠色能源出資7056萬元人民幣(約8051萬港元),佔其 44﹒1%權益。該公司主要投資及建設位於南京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其為一座規模為1000噸╱日的垃 圾焚燒發電廠(含飛灰填埋場)連附屬設施,預期該公司的投資承擔總額為7﹒92億元人民幣(約9﹒04 億港元)。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