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 引發經濟衰退,滙控急插一成半可趁低吸?
07/04/2025
美國上周公布對多國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港股休市期間宣布向美國對等徵收34%關稅。關稅戰爆發,引發全球市場恐慌,但美國總統特朗普指不會改變其經濟政策。美方一意孤行向全球發動關稅戰,港股恐慌情緒大升級,恒指今早(7日)跌近2500點或10.7%,2萬點關口岌岌可危。市場憂慮關稅戰令美國及全球陷入經濟衰退,國際銀行股急瀉,滙控(00005)一度插水16%至72.3元,渣打(02888)亦跌逾15%。滙控管理層近日才指集團今年維持50%派息比率,又繼續密密回購,可否趁低吸納?
(Shutterstock)
中國對美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歐盟尋求對美關稅推反制措施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徵對等關稅次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多部門即於清明節假期首日連出七招反制,其中包括: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同時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並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特朗普迅速譴責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認為報復關稅是中國絕對承受不起的一個錯誤,又誓言其經濟政策「永遠不會改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特朗普不會因上周最後兩天的美股大跌而推遲對等關稅的實施時間。美國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超過50個國家接觸白宮,商談貿易協議,關稅作為特朗普談判策略之一,已發揮了效力。不過,歐盟國家將在未來幾日尋求針對特朗普的關稅形成統一戰線,可能批准對從牙線到鑽石等價值高達28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產品採取反制措施。這意味歐盟將加入中國和加拿大的行列,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貝森特指關稅未致令美經濟衰退 惟摩通料美今年陷入衰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儘管市場動盪,而且有聲音呼籲避免貿易戰,但特朗普政府官員仍為加徵關稅辯護,其中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指,沒有理由認為這次動盪會導致經濟衰退,但預計市場會有短期反應。
而特朗普上周發動關稅戰後,摩根大通上周四(3日)將美國衰退的預測由40%上調至60%,指通脹的性質是不可預期,但持續的限制性貿易政策和移民流量的減少,可能會造成持久的供應成本,從而長期降低美國的經濟增長。事隔一天,摩通周五(4日)再發表報告,預計美國經濟將在今年陷入衰退,預期在關稅的壓力下,實際GDP將出現萎縮,預計全年實際GDP成長率為-0.3%,低於先前預測的1.3%,經濟活動萎縮料將抑制招聘,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失業率推高至5.3%。
鮑威爾指調整貨幣政策為時尚早 市場料聯儲局今年減息4次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美國經濟依然穩健,但關稅上調幅度明顯大於預期,正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前景,包括高通脹及經濟增長放緩。他表示聯儲局將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和風險平衡,調整貨幣政策為時尚早。
市場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則不斷升溫,普遍預期今年將減息4次,6月將首次減息,減幅25點子,到今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降至3.43厘。摩通亦預期,聯儲局6月開始減息,其後每次會議持續減息,直至明年1月,期間利率由4.25至4.5厘,下調至2.75至3厘。而即使通脹指標升至4.4%,聯儲局仍會減息。如果預期成真,滯脹將使聯儲局決策者陷入兩難境地。
滙控指今年維持50%派息率 上周四在港斥1.4億元回購160萬股
值得一提,滙控主席杜嘉祺上周出席香港股東非正式會議時表示,集團的股息前景依然強勁,今年派息比率維持50%,有信心能實現集團在2025至2027年的有形股本回報率目標,隨著內地持續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中國今年有望實現GDP增長約5%的目標。行政總裁艾橋智則重申,香港將繼續是集團的重點市場,未來會優先投資於本港;集團未來計劃增加在香港的財富管理中心數目,並提升集團在財富管理方面能力,務求在2030年之前,將香港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跨國財富管理中心。
另外,滙控公布,上周四在香港聯交所回購160萬股,每股價格介乎85.85元至87.45元,每股加權平均價約87.0236元,涉資約1.39億元;同日,滙控於英國回購253.35萬股,每股介乎8.068至8.492英鎊,加權平均價為8.2538英鎊,涉資2091萬英鎊。滙控又於上周五於英國回購190萬股,每股介乎7.372至7.823英鎊,加權平均價為7.576英鎊,涉資1437.73萬英鎊。自2月20日開始回購以來,滙控已回購合共約1.49億股普通股,總代價約16.93億美元。
溫傑:經濟差銀行一定受影響 惟若長線持有滙控現價抵買
(溫傑)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於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指,滙控股價跌那麼多,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之前升得太多。若遇上大跌市,除了基本因素差的股份會跌,基本因素好但已升了很多的股份一樣會跌,因大家已有利潤在手,而本已跌了很多的股份若再急跌,一般還會憧憬過兩日反彈才沽貨,持有滙控的投資者很多有利潤在手,會怕今日若不沽貨恐再跌,令本來的利潤完全蒸發。再者,銀行是百業之母,若經濟差,沒人會買股票或理財產品,銀行一定受影響,而經濟差聯儲局一定減息,亦會令銀行息差收窄,利息收入受壓。滙控單日跌15%雖然不理性,但現時市場本就不理性,相信有機構投資者沽貨,散戶卻仍急著買貨,但根據過往經驗,散戶「偷到雞」的機會較低。
不過,溫傑補充指,若最後美國沒有出現經濟衰退,減息次數亦沒市場預期那麼多,滙控跌至73.8元的確抵買,今年其帳面價值為10.19元,乘以7.8大概為80元,這是其1倍PB之下的股價,現價等同其PB在1倍以下,若其ROE一如預期有12至13%,理論上可去到1.2至1.3倍PB,即可升至90幾至100元,但這只屬理性的判斷,且要最後沒出現盈利或帳面價值倒退。不過,相信若持有一年,現時買入滙控應該沒問題,但買了後即使跌多5%或10%,也不要動搖。
滙控半日跌13.94%收報74.1元,成交45.35億元。其他銀行股亦普遍急挫,渣打跌16.74%報90.75元,恒生(00011)跌5.12%報100元,中銀香港(02388)跌5.67%報29.1元,東亞(00023)跌9.66%報10.48元,大新銀行(02356)跌7.97%報8.08元。
(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重溫《開市Good Morning》溫傑分析,請按此
其他滙控相關新聞:
《窩輪豪情-梁業豪》離開美股市場後的超短線投機策略
《異動股》滙控、渣打齊瀉15%,環球股災中港銀行股急挫
滙豐控股(00005) 上周四在港斥1.4億元回購160萬股
《說說心理話》生死教育 | 禮儀師分享對生死的看法,修復遺體同時其實是修復家屬心靈►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