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出路須釐清,合理削支減浪費
03/12/2024
政府預告,因收入遜預期,本財年將連續第3次達千億赤字。雖然當局形容,評級機構認同毋須急於平衡收支,但公眾疑慮傳統賣地收入所得持續不振、新興產業未見成果,將令全城更受外圍政局變化所困擾,望內部力除浪費。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天向立法會簡報最新經濟及庫務狀況,揭示2024/25年度將再錄約1,000億元財赤,比年初預算案提出的481億元,高超過1倍。
暫有空間舉債 收入減少惹慮
據最近估算,由疫情初臨的19/20年度計起,庫房將累計縮水逾5,300億元。陳茂波解釋,經濟環境差時,政府更要逆周期力撐市民和企業,又引述評級機構稱,對方同意若急於一、兩年重回平衡預算,對社會震盪會更大。
多名經濟學者曾經表示,政府債務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單位數,與歐美相比不足為患;而且特區歷年來曾以不同名目大量藏富,再加上外匯基金,故總儲備的真實情況比表面看到充裕。
不過,對普羅大眾或中小企來說,政府尚未有完整論述,刻下施政管治趨向積極有為,亦要償付高息債券,究竟如何避免入不敷支變成未來常態,信心難免動搖。
受制美國高息環境,特區預算案年初提出的330億地價收入預測,本來已相當保守,可是本財年首7個月計,實際只進帳37億元,下半年賣地仍未能按計劃加快,僅新推兩幅地皮招標。當前一手住宅存量持續充裕,寫字樓空置率高居不下,地產市道中短期難以明顯反彈,當局至今無法闡明,有何額外收入替代昔日的中流砥柱。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尚未正式回朝,遏華關稅戰早再起硝煙,甚至傳出港商開始丟失生意,幾可預期今年來撐起本港和內地經濟的外貿,未來4年都會顛簸波動,亟需更周詳的方案對沖自保。
隨著本港今年GDP增長料只能達2.5%的內部預測下限,財政司司長剛確認,利得稅這另一主要財源也會遜預期。雖然現屆政府連年力谷創科,並提出了其他發展大計如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但財金大行仍看淡短期未能結果,2025和2026年經濟只能維持擴張2.5%,意味利得稅、以至薪俸稅收入均不會有重大突破。
逆周期穩經濟 關鍵應使則使
據陳茂波最新所述,現有方針主要聚焦削減開支,增加收入只是輔助,重申將繼續推行公務員編制零增長,以及連續3個財年每年節省1%經常開支,更有消息指政府正擬加碼節流。
從特區歷年發展經驗可見,政府若在經濟低谷「閂水喉」,營商及民生挑戰只會更大,然而上述兩大措施,乃預算案已提出的節流措施,暫沒因經濟失速,加快減省無必要使費,如長者「長車短搭」所涉的額外津貼。
事實上,正規公務員數目縱已凍結多時,但當局近年還在增設高薪編外職位。立法會上周通過預算案133億元追加撥款之快,也令不少市民相信,管治班子內外仍要有更多聲音充當「紅隊」,查找公帑運用的潛在問題。
以審計署為例,歷來銳意提升公營服務表現和問責性之際,每每同時揭發政府的糊塗帳,如前年曾點出數以十億元計的工程浪費,包括安達臣道天橋規劃混亂,頻繁改動設計141次,最終超支高達10億元。
審視今年經濟數據可見,若非政府上兩季維持一定按年開支增長,私人消費走弱的影響本會更大,故此首要關鍵,當是確保真正應使則使。文藝盛事基金元旦起將改制,料會大幅減少資助項目量,冀能為來年更多去蕪存菁掀開序幕。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